岳院长就网友关心的招生制度改革发表自己的见解
高考改革的特点:考试制度、教育制度向中产阶级化迈进
主持人余锦婷:前面您提到了我们的医疗投入远远低于教育投入,在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方面,最引人关注和赢得赞赏的可能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,《决定》明确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。其实,招生制度改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,这次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和未来的效果?尤其是您刚才说到您是在香港那边学习,然后又回到中山大学来任教,您对两地的教育体制方面应该是最有话语权的。
岳经纶:你说得对,现在教育投入这一块有比较大的改进,关注点就转到了教育制度本身。考试制度是教育制度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,因为教育有一个淘汰的过程,教育本身是有很强的精英性,越往上人越少,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进行筛选?一方面关系到人才的培养,怎样培养有创造力和优秀的人才,另一方面也涉及到社会流动,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受到很多的批评,一方面就是过去讲的通过高考制度“一考定终身”,考试是个很大的赌博,成功的,有可能是高分低能,并不是真正的人才。有人做过研究,说看了过去多少年的高考状元,现在来看,那些高考状元在大学毕业之后,从他们的事业发展来讲,并不是最优秀的。这是考试制度的问题。现在还有一个问题,好的大学,“九八五”大学里,来自农村的学生、来自低收入阶层家庭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少,这就反映了考试制度不利于社会流动。现在把考试制度、招生制度拿出来,把招生与考试分开,不是“一考定终身”,我觉得能够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。比如考英语,不是去参加高考考英语,而是有一个点,就像托福、雅思一样,我一年考好几次,将来考数学、化学都可以这么来。
我刚去香港的时候就见到很多人有很多的学位,我很吃惊,我见到一个人是律师,有法学学位,他还是医生,还是会计,我说你怎么会那么厉害,这在我们国内的制度下是不可想象的,比如你读了法学,想读会计,还要重新考试的。在香港是很好的,你只要参加了中考的会考,你的会考成绩终身管用,你拿这个成绩什么时候去报大学都可以。你先学医,学完了医,觉得医生的很多问题关系到法律问题,我就再去读个法律学位,可以的,拿以前高中的考试成绩去申报大学也是可以的,这样考试跟招生是分开的,这样有利于跨学科人才的培养,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。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,你学了法律,又去学医,怎么可能,还得重新去考。香港的考试可以考多次,可以在里面挑一个最好的成绩。所以,为了培养真正的人才,我觉得考试制度、招生制度,按照这个方向发展是一个正确的方向。
主持人余锦婷:现在的改革来说,好象主要是把英语的地位慢慢拉下来,然后把文理分科取消了,如果将来能够按照国外申报的方式,可能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养。
岳经纶:你说的是取消统一高考,大学自主招生?
主持人余锦婷:对。
岳经纶:因为中国情况比较特殊一点,因为人多,报大学的选择性太大,这么来弄的话,第一,可能个人花费的成本会比较高,因为每参加一所学校的考试都要交费用;第二,从大学的角度来讲,它的工作量会很大。有一定的统一招生也有它的好处,但这是两个方面,改革了考试制度然后再统一招生还是不错。香港过去也是大学各自招生,但是早几年他们也变成了联考,也就是统一招生,但是他们的考试制度跟我们不一样。中国因为人口多,大学在行政管理方面有比较大的挑战,在香港,可以说读了大学多少年之后再去读别的专业,香港是一个比较小的地方,操作起来可能比较方便,中国很大,人口很多,如果大家都有这方面的欲望,当年高考的人可能就会受到影响。不是说简单地由各个大学自己招就好,统一招生就不好,还是要探索一个比较平衡的方式。香港过去也是大学招生,后面也变成了联考,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一个方向的发展,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去探索一个比较好的招生制度。
主持人余锦婷:目前来讲,教育改革的这些方面,您觉得是否已经契合到了重点?
岳经纶:是,这几年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很快,但是,不是有一个钱学森之问吗,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?这跟我们的考试制度、招生制度有关系。比如英语考试,从整个民族、整个国家来讲,我们用在学英语的时间、资源太多了,有些人才在专业上很不错,就是英语不好,他就是考不上。
主持人余锦婷:前几年有一个中央美院的教授就说五年都没有招到一个心仪的学生。
岳经纶:是,陈丹青不就是说不招了吗。全民花这么多时间去学英语,是不是符合成本收益原则的事情呢?把英语课降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让低收入家庭有更大的机会。我举个例子,我们当年在国内考大学的时候,英语是笔试,那个时候农村的孩子就不行,现在要求更多了,还要听说能力,你想一想,有的小学没有英语老师,中学才开始学英语,特别是乡村英语教学能力又有限,这对他们就不公平。我觉得从这方面来说,它有利于考试的公平性。
这些年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,就是考试制度、教育制度是中产阶级化了,要求学生的家庭具备相当的实力,不然怎么让孩子去读课外的东西呢,怎么去提升英语听说能力呢,它是不利于社会底层孩子们的发展的。这是一个开始,将来这是一个大的方向。另外,就是高考的科目要增加,要有可选择性,不是全国人民都考一样的,这种考试是不利于专门人才的成长。香港不是有个9岁的孩子读大学吗,这在我们国家是不可能出现的,我们的考试又要考政治,又要考语文,又要考英语,还要考数、理、化、文、史、哲,9岁的孩子肯定是不行的,但为什么能在香港出现?很简单,这孩子是数学天才,他不需要考那么多,考一个数学,考一个微积分,考一个统计,有三个A,就可以上大学。这才是真正的“3+x”,“x”你可以选,大家同等重要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。
主持人余锦婷:谈到教育体制改革,我们这么多年走出了这一步也不容易。
岳经纶:是。
上一篇:政策研究博客库
[政府部门]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|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|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| 广东省公安厅 | 广东省民政厅 | [更多]
[相关机构]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 | 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|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|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 | 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|
[合作组织] ITU | ICANN | ISOC | IETF | APNIC | IEEE | CERT | IGF | SPAMHAUS |